
创业历程
天星集团三十年发展历程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汾河的精血汇入激荡的黄河,山水相间的传奇成就了这千年的沧桑。
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耀眼的陨星飞脱浩瀚的天河,天地相传的灵瑞演变为这永恒的繁荣…….
在山西灵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巍然的翠峰山下,升腾着的“天星集团”这一让故乡为之自豪的大牌企业。30年光阴似箭,30年沧桑巨变,天星集团已经是资产超30亿、利税超亿元,蜚声晋中、名播山西的“明星企业”。
从创业、发展到扩张,天星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自强不息的敬业情怀,续写了这块富饶土地上的又一个经济传奇。从煤化工、物流运输、服务贸易、房地产开发到高新技术,一个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产业实体,见证了天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崛起之路。
艰苦创业时期
时间雕刻着记忆,岁月沉淀着辉煌。天星集团的前身---灵石县乡镇企业供销公司,最初仅仅是资产不足10万、员工不到10人的集体小企业,主要经销电机、钢材、水泵等矿山物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霎时间沿海地区风生水起掀起改革的浪潮,然而处于黄土高原上的乡镇供销公司仍然中规中矩的干着计划分配、定向购销的营生。
1984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形成,传统计划经济的“供应体系”悄然被打破,靠计划经济“边角料”起家的乡镇供销公司自然也不会幸免。
1985年,时任灵石县硫化厂副厂长的王长青临危受命挑起了乡镇供销公司这副重担。面对公司一目了然的家底,“守株待兔”式的业务,他内调外访,调整思路,确立了“依托灵石资源优势,重点拓展焦炭业务”的经营思路,变“借鸡下蛋”为“养鸡孵卵”。公司十几名职工,就这样跟着这个32岁的年轻人光着膀子“下海”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思想观念的解放使企业从四平八稳的计划经济阴影中走出来,这次“下海”,让公司从此融入了市场大潮,1986年当年实现利润28万元,现在看来微乎其微的数字,这在当时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创新发展时期
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生产力的发展一轮紧跟一轮。1988年,历史性的机遇降临到早已有准备的乡镇供销公司,成为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
这次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年轻的乡镇供销公司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此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铁路发运站由2个发展到5个,开辟了灵石南王中专用线,1995年企业自筹资金800万元购置了自备列车,解决了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发运条件的改善和市场意识的增强,业务扩展至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地区的10多个用户,同时加强对外合作,与临汾铁路部门联营创办了晋铁煤矿,公司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到1990年底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成为省乡镇供销系统的先进企业,公司总经理王长青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焦炭运销公司从名不见经传成为灵石名满声誉的知名企业。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促进发展。1992年公司筹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灵石当时产能最大、技术级次最高的灵石铸造焦厂,建立了自己的货源基地,成为从流通企业向产品经营跨越的重要标志。
1994年企业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灵石县第一座星级酒店,成为灵石对外文明的重要窗口。1995年兼并了濒临破产的灵石县鞋帽厂,安置下岗职工200多人,打造了灵石第一个新型现代化商业广场。第一次资本运营的成功尝试,显示了企业掌舵人王长青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商业智慧,在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一次次的抢抓机遇,使企业最终在市场中成熟起来、壮大起来,被省政府表彰为模范企业。
改革扩张时期
汾河奔流,万木争荣。改革呼唤大手笔,开放需要大智慧,发展期盼大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成为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和顽疾,一场关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新浪潮风起云涌,由南向北吹来。1997年这场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灵石这块早已成熟的土地,也给已经成熟起来的焦炭运销公司带来无限的春光。
这次产权体制的彻底改革,是企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重大变革,掀开了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抓住机遇稳步发展,创造机遇大步前进。改制后的天星焕发了更大的活力,开始了他的快速扩张之旅。2002年并购因恶性事故而无力经营的集广煤矿;2003年并购大井沟煤矿和山头煤矿,果断关闭了运营10年、技术落后的灵石铸造焦厂。引进投资2亿元建成了年产60万吨机焦的煤气化公司,成为灵石唯一的居民生活气源厂,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炼回收焦油实现了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级次提升—初苯—硫--磷—钾—铵等化工产品。2005年并购西堡煤矿,天星洗煤一厂、洗煤二厂、洗煤三厂相继投入运营, 2008年总投资8000余万元、年吞吐300万吨的煤焦铁路专用线投入运营。20多年前,这个靠发运起家的企业,终于有了自己的铁路专用线,发运条件得以根本改善,至此天星形成了原煤、精煤、焦炭、化产、物流为核心的能源产业格局。
一花独放不成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与此同时,企业多元化产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著成果。2001年,面对煤焦市场持续疲软给县域经济带来的重重困难,在生存与发展的紧要关头,公司毅然做出了转型发展的决策,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新型管业公司,被山西省委誉为煤焦企业向非煤产业进军的一面旗帜;2004年企业在沿海城市青岛保税区创办了青岛天星高材科技公司,发展目标直接指向国际市场。2005年创立了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了象征灵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商业广场---天星购物中心,在晋中市开发建设了高标准的中高档住宅楼盘---天星锦苑;改制十年来天星前进的步伐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个个标志性项目的兴建,昭示着天星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崛起。
作为天星集团的掌舵人、现任晋中市政协常委、晋中市工商联副会长的王长青,集“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省功勋企业家”、“国家农业部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为一身,2008年又被评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山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经营业绩使他备受社会各界推崇和信赖,连续四届被选举为灵石县人大代表,连任灵石县政协副主席,灵石县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灵石县人大副主任等荣誉职务。
改革开放30年是天星集团思想解放的30年,30年锐意改革的沧桑巨变,30年创新拼搏的辉煌历程,凝聚着天星新老员工的辛勤汗水,凝结着社会各界的无限关爱,作为灵石县的一个龙头企业,天星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仅属于充满激情的天星人,更属于这个充满希望、富有魅力的传奇山城。
鲲鹏展翅九万里,直上云霄摘星月。天星集团将以集团化为新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把握发展的基本思路,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迈上提升国际化能力的伟大征程。全面建设“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后劲十足,职工生活富裕,企业文明和谐”的现代文明企业。